許宗煥藝動人生
脊髓之光 序/林進興
燒熾之美 序/陳豔紅
大城之子
夢想殞落
堅持﹒造就重生
歡喜的眼淚
挑戰自我
築夢踏實
創造生命的深度與廣度
感恩的心 感恩有你
壺中歲月長
 
創造生命的深度與廣度
  大城鄉位處彰化縣最西南的角落,一邊瀕臨台灣海峽,一邊緊靠濁水溪出海口,俗稱「風頭水尾」是個典型的農業聚
落。早年農地未重劃時,樹木稀少,灌溉不易。一到冬天,東北季風呼呼作響,夾帶強勁的風沙,吹得讓人受不了。因為缺少工業發展,所以年輕人口嚴重外流,形成鄉內以老人、小孩居多,但也因無工業污染,所以還保有清純的田野風光。

  回到故鄉成立陶藝工作坊,卻意外地締造了鄉內有史以來 ,第一處推廣陶藝的場所。由於身體障礙的限制,從事量產或大型的創作,極為吃力。創業後,我一直在思考要朝哪個方向發展。

  陶藝是種很生活化的藝術,有人專注於釉色的領域,讓作品呈現出風情萬千的色彩;有人專精造型的領域,憑藉巧手塑造出別出心裁的造型。小型作品中,就以茶壺的製作最為繁瑣,也最具挑戰性,蠻適合坐在輪椅上的我,所以選擇 「茶壺」的製作,作為我創業的主軸。

  創業初期,因為經驗的不足,以至於經常發生投入很多心思完成的作品,經過火的考驗後,卻成為一件瑕疵品而懊惱不已 。而陶藝迷人之處就在 於它有太多的變數,不像
平面藝術,畫好或寫好就知道結果,每件作品完成後,誰都沒把握它的完整性。就如同產婦生小孩一樣,每一個人都辛辛苦苦,小心翼翼的 懷胎十月,用心呵護這個小生命,在還沒從產房抱出來之前 ,誰也沒有把握小貝比毫無問題。陶藝品也是一樣,不論你做得多完整,在還沒有經過高溫火的瀝煉 前,都不知道最後的結 果,所以作品進窯就像產婦進產房一樣,外面的人有滿心期待 ,出窯後,有成功的喜悅,有失敗的惆悵。

  在鄉下推廣陶藝,需要加倍用心的經營。在鄉民的想法裡, 路邊攤一把三、五百塊可以泡茶, 三、五千塊的茶壺也是在泡茶,同樣是茶壺,為何價格差距那麼大。 其實商品跟藝品差別只在一線之間,如果你認為那是商品,它就有其價值的標準, 如果你認為那是藝品,那它就沒有一個評價的界線。

  古有云「天有時,地有氣,材有美,工有巧。合此四者, 然後可以為良」。一件精美的藝品是需要結合作者的的巧思、巧手,再賦予作品生命,其過程往往是寂寞的。

  在沿海地區推展陶藝之美雖然有其阻力,但我很感謝許多學校校長的疼惜與用心,在舉辦校慶時也邀請我的作品到學校作展示,讓鄉下的學生有機會從小接觸到陶藝之美。

現今的教育生態,還是以升學主義為重,美育的推廣受到嚴重的漠視,這是一個值得省思的問題。

所以我在學校、機構、社團擔任陶藝指導老師,二十餘年來的教學生涯,我都竭盡所能的指導學生。不管他們吸收多少,至少他們小小的心靈裡已經埋下陶藝的種子,若干時日,也許他們也會成為陶藝的愛好者,並將之發揚傳承。